2005-08-10

從同學的眼中看日韓

上午跟新老師Dawn商量原本就已經跟Katie計畫好的國家介紹練習,自從我跟阿亮開始介紹台灣之後,介紹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為一股校園的小小風潮,於是Katie計畫每個同學排不同時間介紹自己的國家,相同國家的同學也可以一起合作,一方面練習英文,一方面讓同學了解各國的文化。


各國同學聚精會神的在沙發上聆聽

*日本


日本同學Yukiko拿出大型的「雞絲」介紹她的故鄉,非常用心



可愛的圖文說明上面還特別把台灣畫出來,在旁邊在寫上我的名字,讓大家了解相對位置



Yuki用卡通影片來說明日本房屋的結構,很有創意
老人跪在榻榻米上的功力是最強的,尤其是70歲的老爺爺、老奶奶,腳都不會麻,Yukiko用卡通影片的畫面介紹日本房舍的建築,包括紙門、榻榻米,Yukiko生動的用自己話的小圖片邊說明邊貼在白板上,,包括可愛的日本國旗,代表的是Land of the rising sun—日出的國土,她生動的娓娓道來日本生活,很有一股春風的感覺,Nakasaki是她的故鄉,當地有名的千島湖是她最愛的風景,也告訴同學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的不同,讓外國同學頻頻驚呼不可思議,同一句話有三種寫法。

另外因為Yukiko學過10年的劍道,在大家的央求下,跟我示範了一段劍道的基本攻擊方法,規則是打到面(就是臉部正面看起來像面具的地方)


戴面之前要先綁上頭巾,然後由下巴先進去,頭部接著跟進。綁好在後面的繩子,垂下長度約為40公分。

小 手(手前臂的地方)

先戴左手再帶右手,綁帶不可留太長,手以在內能自由運動為宜

胴(胸前到腹部)


放置於胸前,壓在垂的上方。需注意不得傾斜、過低或過高,否則不但不好看,還會造成傷害。綁帶剩餘的部分不可使其自然下垂。垂(下腹部)就算有效打擊,但是她獲得最多的並不是劍道的技巧,而是魔鬼教練對於學生品行人格的嚴厲要求,每天不准遲到、不可口出穢言、不可心存惡唸……,Yukiko讓人如沐春風的個性也許就是從劍道出發,我想從運動中發現心靈的改變一定是最偉大的事。Yukiko不愧是文化大使,她還帶了色紙,每人發了一張教大家摺蝴蝶结,從摺紙中也讓同學感受到日本文化的細膩。

*韓國



韓國同學Jin Sun也準備了韓國資料跟同學分享,還播放韓國偶像劇的音樂喔!
Jin Sun對於韓國著墨最多是超大型的財團有權有勢,擁有的資源及實力已經超越政府,國人對他們又愛又怕,因為大者恆大在韓國已經造成一股社會問題,人民跟財團的寄生關係愈演愈烈,而韓國風的流行在世界各地普遍化則可以說是一項非常成功的計畫,由政府跟財團合作,在歐美不難可以看到韓國旅遊的介紹及說明精采的彩色手冊,這真的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而談到南北韓問題亞洲同學們是耳熟能詳,著名的北緯38度線一畫出來大家就彷彿想起了什麼一樣,但是歐洲的同學有的還不是很清楚,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覺得歐亞的距離好遠,鄰近的日韓反而很容易了解彼此,韓國現在吹的一股中文風,很多人學習中文,事實上跟日本一樣,韓國文字原本就受中文影響,但隨著中國勢力日趨強大,韓國的學生以會中文為最高附加價值,甚至超過英文,會說中文的韓國人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文化大使獎學金(Cultural Ambassadorial Scholarships) 是提供獎學生前往他國的密集語言學習計畫及文化交流機會,共有三個月及六個月的期間,候選學生可以選擇學習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希伯來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中文、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非洲斯華西里語、瑞典語,並申請使用該語言的國家,有些扶輪地區並沒有或是僅提供一種獎學金申請,申請者須洽當地的扶輪社 如欲了解可搜尋扶輪國際網站

2005-08-09

週二滑冰之夜

這週二的溜冰會居然累積到16個人,就連最鐵齒保守,從來不參加晚上聚會的伊朗同學Hoda都興奮前來,16個人陸續下場,阿亮是萬紅叢中一點綠,沒想到還蠻有兩把刷子的,讓我想到學生時代在冰宮用倒溜追女生的男生,可惜美麗的波蘭同學沒有出現,但是他的快速飛馳把日本人Yukiko嚇個半死。


穿鞋準備,大家都很期 ,Hoda不斷自誇自己是超會溜的選手



左起土耳其同學Hatice,法國同學Barbara,俄國同學,阿亮,韓國同學Jin Sun,日本大使Yukiko,伊朗同學Hoda,Mimi



擺一擺專業的POSE是一定要的


在昏暗的冰宮中過一下裝優雅的癮真不錯


三女練習剪冰的動作

在適應冰感之後我在英國的冰宮做了華爾茲半圈跳、飛燕等久違的動作,小小的冰宮喚起我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為了學溜冰,每個星期都到台北冰宮報到,嚴厲的教練一定讓我練到全身痠痛,最基本的剪冰都要剪20圈,右邊前進20左邊前進20,倒溜也是左右個20圈,之後才練習轉圈、華爾茲、連接步、飛燕等動作,今天在這裡可把同學嚇到了,一個英國老師也請我教他。團體大合照大費周章,光是讓大家集合到冰場中間,就花了不少時間,還讓工作人員緊張了一下,不過我們還是在混亂中拍了合照。




一字排開的合照畫面非常誇張

今天的滑冰讓我想到我從小到大的滑冰偶像華裔滑冰選手關穎珊(Michelle Wing Kwan),從5歳開始學習滑冰,69年次的她16歲就已經是世界冠軍,充滿自信跟樂觀的態度讓她贏得社會的尊重,完美無缺的動作是我的教練認為全球最好的表現,有人形容關穎珊結合了東方女性的典雅與西方女性的熱情,堪稱為美國史上最出色的女子花式滑冰選手




關穎珊的動作被視為最標準的花式滑冰教材



關穎珊標準的剪冰動作



她的刀刃非常平穩,即使是跳三圈半也能夠穩穩的著地



在2005年美國國家賽的優異成績讓Michelle Kwan興奮的高舉雙手



Michelle的飛燕無人能敵

最近關穎珊Michelle Kwan也成立了「關穎珊冰宮」,位在洛杉磯近郊。美式的豪放風格搭配東方的臉孔,相較於中國的國手陳露,關穎珊多了份奔放的熱情讓人著迷。台北的小巨蛋冰宮聽說是東南亞最大型的滑冰場,具有世界水準,開幕之後也許也能培養出世界級的人才。

2005-08-08

英國報紙百百種

在我到了2個月之後,學校終於有了第一個Advanced班,之前我都一直待在Upper mediate,雖然這樣對我學習比較有幫助,但是也等於跟最好的朋友分班,離開最愛的Katie老師。

今天來上課的是第一天上班的新老師Dawn,這一班只有4個學生,Dawn自我介紹一下名字之後就拿出一疊英文報紙,發給我們看,然後讓我們自己找出其中的不同。英國的報紙種類繁多,排在便利商店簡直就像一片清明上河圖那樣長,老師說英國的報紙分兩大類,一種是「Tabloid」小報,是當地的主流,大小約是台灣報紙的一半;一種是「Broadsheet」大型報,感覺上比我們報紙還大一號。你也可以連結以下網址感受一下孑然不同的報種。
The Sun:
http://www.thesun.co.uk/
The Times: http://www.timesonline.co.uk/

例如The Sun, Mirror等等報紙就是Tabloids,感覺像色情版的蘋果日報,封面故事跟文字一定極度聳動,圖片極盡腥搧色,我們研究標題也可以看到很多俚語或粗話,翻譯成中文非常恐怖的話會常出現,例如SCUM雜淬,BITCH母狗,通常字都比較短也易懂,內容倒不一定都是沒營養的,不同的報紙有不同的風格




The Sun典型的小報-太陽報封面,往往用通俗的爆炸式文字吸引人的目光

而The Independent也是小型報,但是比較偏向評論政治,看起來就跟台灣的聯合報類似;The Daily Mail, Daily Expres, The Daily Star就比較正常通俗,會談到明星、流行,八卦,政治,體育等等,有點像台灣的民生報,每種Tabloids類別都差不多,只是版面配置的多寡差別很大,但相同點也不少,小報必備的Aunty Agony,亦即像薇薇夫人這樣的專欄,讀者寫信來告訴自己的困擾,大部分是跟情感有關的私事,然後由一位專家來報上解答,另外,體育版面都多的令人咋舌,星期天一到,整疊的體育版就跟中國時報一樣厚,排遣時間的填字遊戲更是不用說了,我必須要用單獨的一段來介紹它。



英國近來有一股Tabloit的風潮,為此大版面的Broadsheet也進行討論是否改為小報的大小,否則將逐漸在主流市場中消失

而Broadsheets則是超大張要放在地上才方便閱讀的高段班報紙,十分有氣質,換句話說就是艱深嚴肅,連英國人都很少人愛看,所有老師都會用小型報打發時間,他們笑稱Broadsheets是給金融圈跟政治圈中真正的英國紳士看的,例如The Times, Daily TelegraphEconomist等等,標題光單字就很難,會有比較多的評論,不論是編輯室報告或是名人評論、讀者投書都占挺大的篇幅,報中不會報導沒經證實的傳聞,可信度較高,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一整天看這一份報紙,那就不用買了,英國人要花一整天,我們可能要花上一個星期吧!


The times
英國最久的Broadsheet版面也越來越新潮

沒人買所以要用贈品下猛藥

數獨 sudoku



「數獨sudoku」來自日文,但概念源自「拉丁方塊」,是十八世紀瑞士數學家歐拉發明的。在英國非常流行的「數獨sudoku」,據說原創者是18世紀的瑞士人,但當時沒有得到太大的注目,直到20多年前,美國人重新挖掘它的魅力,接著日本雜誌出版商在八十年代末期在一本美國雜誌上看到這個遊戲,帶回日本後,增加它的遊戲難度,並命名為「數獨sudoku」,「數獨」謎戲於焉誕生,並逐漸受到日本人的注意、沉迷,日本坊間書局還出版了許多「數獨」的書。
中國時報也於今年中開始引進數獨囉!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找數字的方法,因為一行只會出現一個1,而一個九宮格中也只能有一個1,所以1的位置就確定了




利用消去法之後可以在左上角作個記號,表示這兩個位置都可能放2

2005-08-07

Mount Edgcumbe汽車展

一年一度的汽車展在Mount Edgcumbe展開,在Yvonne的強烈建議之下我跟法國新室友Manon前往,從Plymouth市中心的Royal Parade坐34B的公車到達Cremyll Ferry,只要75P,坐渡輪五分鐘就到對岸,票價£1.2。


on the way to Mt. Edgcumbe


small boat
前往Mt. Edegcume的小船只要5分鐘就到對岸了

風景宜人的海邊

聽說著名歌手艾爾頓強在海邊就買了一戶公寓度假用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草地上人山人海完全跟平常是不同景象

一到現場我們驚呼出聲,乖乖不得了,偌大的草地上全部都是人潮及車潮,展覽大約有五個棒球場那麼大,現場有傳統市集、Car Boot Sale、汽車展、遊樂設備,還有各種食物攤販,好不熱鬧。


沒有烏雲的天空陽光普照,讓人心情舒暢,這個展覽很會挑天氣,我們從傳統市集逛起,賣的東西種類繁多,皮件、裝飾品、衣服、玩具、複製畫、廚房用品等等,但是品質不是很好,有點像台灣的50圓商店。


兒童的遊戲場也提供給小朋友瘋狂一下的設施




走著走著居然看到大驚喜,一個大大的扶輪圖吸引我的注意,原來是同為1290地區Torpoint Eddystone扶輪社的攤位,他們在現場展出捐贈給南亞海嘯的帳棚,並義賣玩具,我熱情的自我介紹之後他們開心的跟我合照,還邀請我穿上他們的義賣制服拍照。

扶輪社的精神真是無所不在

他們知道我是來自台灣的文化大使馬上就幫穿上背心照相


看到這攤有回到台灣的感覺,這是擦玻璃的長柄清潔布,但是.....要怎麼帶回家阿....



接著我們來到汽車展,所有汽車分品牌停放,車主就在汽車後面野餐,有的車可接受開價,但是大部分的車子都僅僅是來參與展覽盛事,這裡的車種繁多,很多車我都不認識,只能用拍照來請專家鑑定,只知道有多輛Jaguar的車型是台灣沒有的,現場有長型禮車、迷你車、跑車、廂型車、吉普車、古董車、小貨車、還有一些我不知道如何歸類的車,當展覽結束看到一輛輛罕見的古董車緩緩駛出草地時我的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真的有這麼多人開著這樣的車上路?真是太酷了!


大草地上依照品牌指引車子停放的位置,盛況令人大呼過癮


一大堆金龜車看也看不完






如果開著這台車上路真的是酷斃了~


現場還有公益演奏,樂聲悠揚


照例只要有草地就有人踢足球.順便日光浴一下

No EU反對EU的攤位也出籠,紛紛找路人簽名支持,請大家簽名反對EU,熱心跟我們說明英國的政治觀念,還舉例說他們不希望EU統治英國就像我們不希望大陸統治台灣一樣,真是強力推廣不分國界啊!但是贊成EU的我們是不會簽名的,只好用我們不住在這裡當作擋劍牌。



之後我們到達Car Boot Sale區,所謂Car Booters就是在汽車行李箱後面販賣東西的人,商品大部分都是二手貨,包括書籍、土木工具、汽車零件、飾品、衣服鞋子等等,不錯的書一本都只要£1.5~2,我買了兩本小說,都是多重人格跟謀殺的出名作品,一本是Dennis Lehane的MYSTIC RIVER,曾經翻拍成電影,另一本是Tess Gerristsen的THE SURGEON,原文書不好唸,一定要內容吸引我才有辦法一直唸下去。其他的商品都沒有特殊可看性,不過終於看到Car Boot Sale也算圓夢了。

water bag 我跟Manon到附近的店裡看到軟式的水壺,登山使用不占空間非常方便


文化大使獎學金(Cultural Ambassadorial Scholarships) 是提供獎學生前往他國的密集語言學習計畫及文化交流機會,共有三個月、六個月,候選學生可以選擇學習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希伯來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中文、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非洲斯華西里語、瑞典語,並申請使用該語言的國家,有些扶輪地區並沒有或是僅提供一種獎學金申請,申請者須洽當地的扶輪社,如欲了解可搜尋扶輪國際網站

2005-08-06

氤氳唯美的Bath巴斯

探訪這個西元一世紀就建造的羅馬城市,這趟旅程剛開始就顯得浪漫唯美,我打算帶著從Plymouth圖書館借來的DK England整本書,依照書中的路線前進。

上午8:25從Plymouth火車站出發,途中必須從Bristol Temple大站轉Wessex線的Local火車,這條路線的火車是由Virgin經營,去愛丁堡一樣是這班火車,內裝感覺大為新潮,但是椅子不如First Train (Great Western)的蓬鬆舒適,上午10:50到達Bath。


巴斯火車站

巴斯位於倫敦的西邊、普利茅斯的東北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保護遺跡的城鎮,最有名的不只是它仍保有的羅馬溫泉浴池,還有被譽為英國最高貴的街道-皇家新月樓、普特尼橋及莎莉露之屋,這些都是不能錯過的景點。


巴斯的街頭表演十分精采

從火車站出發,跟著書上的路線前進,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座不知名的教堂,有著兩個綠色小門,門口剛剛舉行完結婚典禮,接著直走就看到一個小廣場,這裡也有類似倫敦的觀光巴士,一天要£8.5,學生也要£6.5。



Abbey大教堂


church
巴斯到處都有指示牌,其實只要知道英文名字加上問路就可以找到想去的地方,我首先來到最重要的羅馬浴池博物館(ROMAN BATHS MUSEUM)。


*羅馬浴池(ROMAN BATHS) 

來到入口處遊客眾多,還要排隊,突然發現11點才展開旅程有點太晚了,買票的時候發現門票….可以再貴一點沒有關係…..成人要£9.5,也就是台幣約600元,學生也要£8.5,看到Guide Book又想買,加上£4,光第一個景點我就花了£13.5。但是這裡的設備挺齊全的,第一次拿到中文的導覽耳機,這可是連大英博物館都沒有的設備,真是太感動了,800元台幣值得值得~~ 如果不趕時間,每個景點都聽完介紹加上拍照大約要一個半小時。

曾經有一個酋長問羅馬國王為什麼每天都要洗一次澡,國王聽到後慚愧的回答,「很抱歉,因為我太忙了,沒辦法一天洗兩次。」,由此可見羅馬人對於沐浴的重視。這裡的礦質溫泉在羅馬人入侵英國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歷史可追溯到英國國王之子Bladud由於患有痲瘋病,因而被放逐到這裡以養豬維生,連他身邊的豬也被感染,但因為在溫熱的泥漿中打滾而痊癒,康復的王子被朝臣發現後帶回,之後登基為王,在西元前863年就建立了Bath這個城市。精明的羅馬人入侵之後深入人民,了解當地的居爾特族在這裡供奉水及春之女神Sulis,跟羅馬女神Minerva相似,於是羅馬人就在巴斯浴池旁建立了Sulis Minerva的神廟供人參拜,博得人民的好感。


這裡的溫泉池水溫度大約攝氏46.5度,水中還冒著氣泡,原本的泉水是無色,但因為水中海藻的光合作用,所以泉水變成綠色的。我摸了一下看來不甚乾淨的泉水,還有溫溫的感覺。 看到回歸當時建築影片的介紹,簡直跟現代的三溫暖沒有兩樣,很難相信在2000年前就有這樣的設備,不但有熱水池、冷水池、溫水池,還有蒸氣室、更衣間、按摩室,當時興建的引水排水設備現在還能夠使用,羅馬人真是太聰明了!

走出門口右手邊就可以看到幫浦室(PUMP ROOM),挑高的天花板、現場鋼琴、小提琴及大提琴的合奏、國王的湧泉(THE KING’S SPRING)、長形的立鐘,在在都足以讓這裡成為巴斯最受歡迎的餐廳,人們享受這裡的社交生活,想要在PUMP ROOM用餐嗎?準備£20的套餐經費,你也可以感受高雅的巴斯之宴。




Pump Room裡面還有現場演奏,氣氛十足


國王的噴泉可以直接買溫泉水來飲用




使用千年的水道現在仍可以運作

當時最流行的髮型

*莎莉露之屋(SALLY LUNN'S HOUSE)這個巴斯最古老的房子位於小小巷弄中,傳說建於1482年。莎莉露是一個年輕的法國流亡少女,大約在1680年,也就是300多年前從法國的Torn來到英國麵包店工作,介紹一種Bioche麵包捲給英國麵包師傅,於是成為之後聞名於世的莎莉露圓麵包(bun),一直到現在還可以在地下室購買,一個大圓麵包£1.45,買2送1,有點像國賓飯店的奶油麵包那樣大,吃起來鬆軟可口,一口接一口很滿足,但是可能是我沒有配果醬,味道就跟奶油麵包差不多,沒有想像中神奇,該店的建議吃法是切成兩半,塗上特製的肉桂、薑母或白蘭地奶油,放入烤箱烤一下,之後再塗上一層厚厚的果醬及奶油,我想如果坐在店裡吃應該非常可口。狹小的地下室還可以免費參觀古老的廚房,也有不少相關產品可以購買,一樓是咖啡廳,感覺十分溫馨,一組兩人套餐只要£10,非常划算。




Sally Lunn's 莎莉露麵包店

最有名的莎莉露圓麵包

*普特尼橋(PULTENEY BRIDGE)沿著Grand Parade往下看真是Breathtaking!



普特尼橋
我想不到別的形容詞,橫跨亞溫河(Avon)的橋下流瀉著三層的小瀑布,還有渡船緩緩行進,橋旁邊有樓梯可以往下走沿著河散步,沿著河谷還能看到河中小屋,長長的船頂種滿小花十分溫馨,上午11:00、下午3:00、5:00都有渡船可以搭乘遊河。

溪流上的小船,佈置的像度假小屋,後面那台上面還種花呢!



專門曬黑的店,每分鐘75P

*皇家新月樓(ROYAL CRESCENT)
由30間房子組成的新月樓是由小約翰伍德(John Wood the Younger)所建,在新月樓西邊的維多利亞公園是巴斯最大的開放空間。半月形的建築成為明信片上的重要景點,正對著大片草坪視野遼闊。




新月型建築

新月型建築佈滿巴斯



Garden

其他如巴斯大教堂(BATH ABBEY)、著名小說「理性於感性」、「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汀中心(THE JANE AUSTEN CENTRE)、服裝博物館(ASSEMBLY ROOMS AND MUSEUM OF COSTUME)如果有時間都值得一看,但是每個地方門票都要至少£6,到巴斯自助旅行不含交通費,最好準備3000台幣才夠用。



珍奧斯汀中心



Fudge 專賣店溫馨可愛


好吃的軟糖Fudge





文化大使獎學金(Cultural Ambassadorial Scholarships)
是提供獎學生前往他國的密集語言學習計畫及文化交流機會,共有三個月、六個月及一年的計畫,候選學生可以選擇學習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希伯來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中文、波蘭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非洲斯華西里語、瑞典語,並申請使用該語言的國家,有些扶輪地區並沒有或是僅提供一種獎學金申請,申請者須洽當地的扶輪社
如欲了解可上扶輪國際網站: http://www.rotary.org/foundation/educational/amb_scho/prospect/index.html